理论研究
回顾历史
老兵吴继德:渡河时,土匪在后边追击,子弹从我身边擦过!
来源:济源党史    浏览:3485次     【字体:

68 年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群愚公儿女,毅然告别家乡,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长驱数千里,南下福建新解放区接管建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85岁的老兵吴继德就是其中的一员。


▲  吴继德


父亲英勇就义,童年岁月艰苦



吴继德 ,1932年出生,济源下冶人。吴继德回忆,他的童年生活颇为艰苦。吴继德的父亲吴振是济源王屋山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济源韩彦“特支”书记,1932 年参加了黄背坪起义。起义失败后,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父亲英勇就义时,他才4个月大。从此,他便和母亲相依为命。


1938年2月,济源沦陷,民不聊生。在战乱中,吴继德与家人失散,为了生存下去,就以“抓集”为生。后来,他跟随商队到了黄河以南,直到几年后才被八路军战士找回来,和伯父一家人团聚。在党的安排下,他此后便一直跟随着八路军队伍学习。


1946 年,吴继德来到济源民兵医院学习看护。老人回忆,当时的民兵医院就在济源县政府附近。“当时的民兵主要负责黄河边上的执勤任务,每月换防一次。每到换防的时候,就会下来很多伤员,我就跟着学习怎么消毒、止血,怎么处理、包扎伤口,时间久了就学会了。”吴继德说。



▲  吴继德获得的毛泽东金像奖章


随队行军南下,一路艰辛赴闽



1949 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吴继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并随军南下。行军期间,部队接到“继续南下,进军福建”的命令。由于先前宣布的接管地点是沪宁杭地区,又听说福建有“三多”(雨多、山多、蛇虫多),许多人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


吴继德说,当时组织上的领导纷纷做思想动员,“福建话难懂,工作不好做,而且福建穷。但是,福建山清水秀,山上有木材、竹子、茶叶,是富山。福建人民坚持红旗不倒,盼到了解放,欢迎大家过去。”无产阶级革命者们,不回避矛盾和困难,用朴素的语言,阐述实实在在的道理,让人听得心服口服。


思想工作被做通了,他们就开始行军,几千里的路程,几乎全是徒步。“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时候天天下雨,衣服、鞋子、行军包里的被子都没有干过。”老人讲述着,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岁月。


一路上,他们经常遭遇国民党溃军和土匪的袭扰。部队还经常遭到敌机的轰炸和敌机俯冲下来的机枪扫射,大小战斗不断爆发。“行军最惊险的一次,是要坐船渡河,有土匪在后边追击。当时因为天气寒冷,我的腿抽筋了,一下子掉队了。”吴继德讲道:“战友们发现我掉队后,不顾危险回来帮助我上船。当时,子弹嗖嗖地从我身边擦过,衣服上被打了好多破洞,幸好人没事。”



▲  吴继德和妻子


支援闽东建设,收获幸福爱情



1949年,吴继德在随队南下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达福建后,先后在寿宁县医院、潘溪镇卫生所从事医务工作。正是在潘溪镇卫生所,吴继德和夫人陈秀珍结缘,两人相识、相知、相守。


当说到他们的爱情故事,吴继德的脸上泛起了红晕,“那时候是组织部长给我们牵的线,给我看了她的照片,我觉得她非常年轻、漂亮。一下子,我就想打退堂鼓了。当时,我就给部长说,这恐怕不行啊!部长非常严厉地批评我说,‘这是政治任务,那么多难关都闯过来了,这能完不成?必须完成!’就这样,在组织的帮助下,我硬着头皮来完成这项‘任务’。然后,我们谈了一年多恋爱,1957年结婚了。”说着,吴继德和夫人陈秀珍都露出甜蜜幸福的笑容。


1962年,吴继德一家回到了济源,他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听党指挥、一心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友爱、清正廉洁”的长江支队精神已经深深烙在了吴继德的灵魂里。他说:“我这一辈子也没做出什么大的贡献,是党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就是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党指向哪里,我就到哪里。”





      
Copyright@2017-2024 宁德长江支队 (www.ndcjzd.com) 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21258号-1
电话:0593-2883688 传真:0593-2883688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署前路14号3号楼
法律声明    技术支持:海峡四度
  • 微信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