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亲爱的母亲离开我们 已近两年,在这段与母亲分别的日子里,我们不论春夏秋冬,不管白天黑夜,格外地想念她老人家,想起她辛勤的一生,想起她慈祥可亲、和蔼可敬的面容,母亲那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身形弱小、体态单薄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思母之情似那滔滔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心绪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母亲生平简介
裴文华,1928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安泽县(现为古县)北平镇殷实之家,少年时期在家乡读过小学,1946年8月经人介绍与我们父亲史光明相识结婚,1948年3月参加工作在垣曲县西石窑村小学任教员,1949年2月在垣曲县第一完校学习(干训班,生活供给制),1949年11月组织调干南下福建,1949年12月到寿宁县公安局工作,历任县公安局秘书股、政治协理室收发、股员、干事,195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1月至1970年8月在福安县公安局工作,任政治协理室干事,负责档案管理与人事协调事务,1970年8月至1972年6月抽调宁德县革委会宣传队工作,1972年6月调往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福安分公司宁德客运站工作,任管理干部,1978年8月光荣退休。1997年1月经中共宁德地委组织部批准,生活待遇按离休干部待遇执行。她于2015年10月30日在家中逝世,享年88岁。
二、母亲工作经历三十余年,不仅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名老战士, 而且是交通战线上的一名老干部。
母亲从1948年参加工作至1978年退休,工作经历三十一年,这其中她在公安部门工作年龄就达二十三年,称得上是一名老公安战士。根据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六大队四中队老战士、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政治部领导、离休老干部刘廷亮同志(建国初期原寿宁公安局副局长)告诉我们母亲在公安局工作的往事。建国初期,公安工作千头万绪,社会情况非常复杂,治理工作任务繁重,那时母亲是革命青年,工作不畏困难,知难而上,认真负责,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有条有理,她工作中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母亲工作勤奋、学习认真,在公安局里她的工作能力与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母亲善于解决机关内务、人事与档案管理方面的日常事务,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原地区公安处处长黄育标同志曾多次赞扬她:老裴同志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她管理公安财物,历来都是一清二楚,是个让大家都放心的好同志。
我们兄弟姐妹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家围绕在父母膝下无忧无虑地生活,那时父母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来去匆匆,她(他)们基本没有星期天,一年到头也难得有几天休息的日子。生活中母亲从不说起自己的工作,长期的公安工作,使她养成了生活中谨言慎行、保持自律的习惯。母亲年轻时的工作情况,我们知之甚少,时至而今听刘廷亮叔叔的述说,方才知晓,这为我们进一步全面了解母亲提供了方便。母亲离世后,我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刘廷亮 、唐云夫妇寄给母亲的21封信件,封封来信叙述着当年尘封的往事与深厚的战友情谊,也给我们留下了母亲当年珍贵的资料。
回想起小时候读书放学回家,晚上课业,母亲总要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坐在她身旁,亲自陪读。灯下,母亲一方面时时观察督促我们认真作业,另一方面,她自己伏案疾书,抄写手头的未尽工作事项,她经常用手按住自己老犯胃痛的腹部,一直坚持到我们做完作业为止。母亲利用夜晚时间把工作余项与教育子女学习事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母亲不仅要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全力支持父亲的工作,父亲长期担任地区领导工作,为了不影响父亲,母亲主动承担全家的家庭事务,繁重的生活担子让母亲养成办事、走路快捷的习惯。那时我们家住在福安地委专署机关宿舍,母亲单位公安局在县城北面,距家尚有一段较长路程,母亲为了抓紧时间,上下班步行走路,从来都是大步流星,她走路挺直腰杆丶甩手大步、快如疾风。记得我们幼时常在放学后,到母亲单位等她下班,要与母亲比赛看谁走路走得快。那时的我们,真是天真无知啊!哪里知晓母亲的生活走路快节奏都是为了争时间、抢速度,既努力做好了本职工作,又不落下照顾好家庭子女的责任。母亲,您太不简单了,您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三、母亲勤奋好学,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015年10月,母亲与世长辞,我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看到母亲珍藏多年的入党申请书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读书笔记,我们如获珍宝、爱不释手。母亲亲笔写的端庄秀丽小楷钢笔字映在眼前,看着那字字如珠、笔画透力、排列齐整、错落有致、页面整洁的作品,简直像刻字笔、打字机印出来似的,让人感叹、惊讶。母亲少年时期在山西老家读过几年小学,按理文化程度与写作水平不高,可是,面对母亲留存世间的文字作品,应当最好地佐证了母亲生前认真钻研、勤奋好学的态度。面对遗作,回想母亲生前从未在任何场合显耀过自己的字体如何怎样,她老人家一辈子潜心学习、奋发向上 、为人谦虚、处事低调的优良品质,在我们心中升腾,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
1978年,母亲退休在家,积极参加地委、行署、组织部、老干部局及市干休所举办的各项时事政治学习与各种活动,长期坚持报名学习老年大学数门课程,参加市机关老体协、市妇女联谊会举办的各种有益活动,她日常关心国家的时事政治,每天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收看闽东新闻,坚持阅读党组织赠阅的内部刊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每天坚持一小时读报学习。退休以后,母亲订阅了《福建日报》《福建老年报》《闽东日报》三种报刊。每天,她都将这三种报刊整齐地摆在客厅沙发茶几上,供学习之用。她读报,不仅认真,而且还做笔记,遇到重要的文章或事件,经常动笔在报上记上记号,有时将文章整段摘录留作下次学习。母亲坚持读报,长年累月不间断,并且常常敦促我们也读报。她身体力行,努力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母亲那眼明心亮、豁达开朗、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时刻鞭策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是催促我们奋勇前进的动力。
四、母亲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积极参加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举办的各种学习与活动。
母亲把参加长江支队研究会作为离休后的重要政治生活,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传承长江支队革命精神当作大事对待。母亲告诉我们,1948年以来革命战争势如破竹,进展十分迅速,南方大片新解放的土地,需要革命队伍接管政权,1949年春天,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她积极报名,但当时孩儿尚在襁褓中,组织沒有批准,只好错过,待到1949年11月建国后,组织再次调干南下,她再报名,才来到福建。2000年3月,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正式成立,闻讯后,母亲立即报名参会,是研究会第一批老会员,从此,母亲把参加研究会视作离休后重要的政治活动。
2007年年初,母亲得知宁徳市长江支队研究会经批准将建立“福建省宁德市长江支队纪念园”消息后,她十分高兴,积极动员我们捐资筹建。纪念园于当年10月25日在东侨开发区北岸公园工地举行隆重开工典礼,她老人家不顾80高龄,亲临工地,参加典礼。纪念园于2009年10月建成,母亲不仅亲自参加纪念园落成典礼,而且还数次率领我们前往参观瞻仰。她高度赞扬建立长江支队纪念园,说这是为子孙后代办了一件大好事,纪念园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是弘扬长江支队革命精神的好课堂’。
2011年6月25日,母亲84岁高龄,她不顾年迈,率领大儿子一家四代人参加市长江支队、市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演唱会》,晚会上,母亲兴高采烈登台演唱歌颂共产党,母亲还与参会同志大家合影留念。整场颂党演唱会,歌声嘹亮响彻礼堂上空,人们欢声笑语如同过节热闹非常。演唱会非常成功,母亲目睹长孙女史志宏出色主持演唱会全过程,老人家脸上呈现出欣慰的笑容。在母亲的动员鼓励下,到2015年年初,我们全家加入长江支队研究会的成员增至8人。
2014年5月,原长江支队六大队四中队老战士、南下老干部、原宁德市政法委书记赵恒强同志在九十高龄撰写《正道沧桑话此生》(回忆录)一书正式出版,母亲接到书后,手捧回忆录,认真通读。书中叙述1945年山西垣曲县公安局的革命斗争回忆,1949年南下福建,接管新生政权的革命往事,以及建设新中国的峥嵘岁月,无不激起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又回到了眼前,使她深受感动,对我们父亲的亲密战友赵恒强同志表示敬佩,要求赵老多增发几本书分发我们兄弟人手一册。母亲叮嘱我们,要向赵叔叔学习,领会回忆录的革命精神和深刻内涵,学习赵叔叔爱党敬业、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对革命事业完成任务的高超本领,学习他矢志不渝弘扬长江支队的坚强品质与不懈追求。亲爱的母亲,您的教导,我们永远记在心上,我们也要像您们革命老前辈一样,继续传承和弘扬长江支队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社会增添正能量。
五、母亲勤俭持家、整洁朴实、相夫教子,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的优良品德。
母亲自小在山西安泽县北平镇老家读书,并参加家乡妇救会与民兵组织。1946年春天,她到阳城县读书时经中共阳城县委领导(抗战胜利,该县已解放)张天乙同志(建国后曾任山西省省长)、太岳区行署领导裴丽生同志(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介绍,与我们父亲史光明相识。同年八月,父母结婚那天,父亲身穿一身旧军服,骑着马并牵来一匹红色大马接亲,母亲穿上父亲给的白布染成深兰颜色并裁剪成新式学生套装,骑上马,与父亲并肩前往垣曲,回到公安局后,父亲(时为该县首任公安局长)宣布了婚事。母亲说整个过程非常简单,是完全的婚事革命化。从那以后,母亲追随父亲几十年,她(他)们风雨同舟、甘苦共尝、相依为命、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不论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国后百废待苏的激情岁月,尤其是身处1959年党内所谓的反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斗争及文化大革命以来一系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动蕩日子里,母亲都能始终伴随父亲砥砺前行、不离不弃、脚步沉重、坚定向前。
母亲从年青时代起就养成生活朴素、衣装从简的习惯,她从不追求什么奢侈品,也不要佩戴什么装饰品,更不用什么化妆品,母亲永远保持自身本色,她酷爱卫生,偏好整洁,一身褪色的干部简装,她穿在身上,永远是那么干练利落丶英姿飒爽。建国初期,父亲担任县委书记,工作非常繁重,母亲全力支持不拖后腿。生活中,她主动揽下全部家庭事务,不让父亲分心。她既要精心照顾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又要亲自制作父亲的日常饮食。父亲从战争中走来,生活历来简朴,饮食单调简单,父亲从不食鸡鸭河魚与海鲜,日常生活酷爱面食,天天的食材都是一碗面,逢年过节若能吃上一顿水饺,就比吃什么都好。母亲为了照顾父亲饮食习惯,她能将父亲的一碗面食变出花样,居然能制作出十几种面食,什么切面、楸面、搓面、拉面、削面、河洛面、耳朵面、咯嗒面、米粞面、捞面与汤面等,父亲吃起面来总感新鲜,为此,他常常推却外头应酬饭局,回家美美吃上母亲制作的一碗手擀面。母亲包的一手山西正宗小号元宝水饺,她制作的水饺,外形个个浑圆紧实、边皮窄小、大小一致,像是从机器中压制出来似的,可以说是人见人夸。记得1981年,父亲老战友,原山西省副省长郭钦安同志前来宁德探望父亲,父亲请他在家用歺,一盘水饺煮好上桌,他竟直视水饺,伸不出筷子,他直夸母亲的手艺,说这是在山西工作多年,也难得一见的最好一口饺。母亲心灵手巧,她不仅自己日常制作面食,而且还用心教会我们这门手艺,我们从小生长在祖国南方,但喜好面食的家乡习惯,早已溶进生活习俗。
母亲与父亲饮食习惯相似,也喜好面食,由于天天食面,以致她没学会烧鱼和烹调海鲜,不会处理鸡鸭河鱼,倒是日常家中伴面食的几样小盘菜,如西红柿炒蛋、红烧豆腐、爆土豆丝、香菇腐竹、豆芽木耳、炒时令青菜等等,她调制得非常好,色香味俱佳,这方面的手艺,我们都不如她。我们兄弟姐妹幼年时基本上在奶妈家寄养,儿童时代家中雇请阿姨看护我们,逐渐长大后,父母教育我们自食其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日常我们基本都在机关大食堂买饭菜回家分食,平时我们也学着像母亲那样节约开支,基本上用歺都是定额定量,逢年过节才增添魚肉改善生活。可是,父母双亲年复一年的饮食永远都是那碗面。记得我们曾为此笑谈母亲只知道做面,其他什么都不会。时至今日,回想起来,那时我们真不懂事啊!母亲终身简朴、勤俭节约过日子的家风,是中华民族妇女传统美德在她身上的充分体现,也是她弘扬革命队伍艰苦朴素光荣传统的具体表现。
母亲日常生活朴素无华,着装从不讲究。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安排我们兄弟穿衣的程序是这样,哥哥穿新衣,弟弟穿旧衣。哥哥穿的衣服小了,退下来给弟弟穿,旧衣依次轮下,直至最小的弟弟不能穿用为止。一件衣服在我们反复穿用的过程中,难免破烂,母亲还舍不得丢弃,都要用心将它缝补好接着再用。直到今天,母亲灯下给我们缝补衣衫的情景,还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母亲自己的衣装也是不刻意追求,有什么就穿什么,她穿的最多的是一身简易干部套装。母亲终身不用金银首饰,也从不给自己修饰化妆,她穿用的内衣,从来都是补丁加补丁,床上用品日久破烂了也舍不得丢弃,也要用心缝补,天长日久她练就了一手针线活。
母亲喜欢整洁卫生,工作岗位与家庭生活环境,到处整理的有条有序、干干净净。记得我们兄弟小时候调皮不懂事,放学回家,一路上你追我赶,到家还吵吵闹闹,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家中吵得天翻地覆,搅得家具物件乱七八糟,那情景不堪入目,就连家中聘用看护我们的阿姨都看不下去,很有意见,可母亲下班回家瞧见,除了低声责备我们淘气之外,她还是耐着性子在夜晚我们都熟睡之后,一个人默默整理家务,直至夜深人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我们长大离家。母亲生活整洁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
2015年夏天,母亲深情地写道:我这辈子是省吃俭用的,生活中从不浪费,是我的本分,我勤俭持家,自己能做的事,都会尽力而为。母亲这样说,她一辈子也是这样做的。2015年10月,母亲去世,生前单位的悼词这样评价她“从来不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作为一名离休老干部,虽然医疗费用可以全额报销,但她从来都把节约放在第一位,始终不浪费企业一分钱,没有忘记党员身份,理想信念坚定,表现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高尚情操和高尚品质。”亲爱的母亲,我们将永生记住您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牢记您如山似海的养育之恩。
六、母亲教育我们从小走正道,做个正直的人,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母亲生育我们兄弟姐妹八人(其中一儿1965年离世),现七人中,一人在战争年代出生,六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她在我们孩童时代精心哺育、悉心照顾我们健康成长,在我们少年读书时代,反复教育并嘱咐我们,上学要听老师的话,要爱护同学们,要热爱劳动,好好学习各门功课,长大做个接班人。我们长大后陆续参军、参加工作(包括知青上山下乡),离家时,母亲一再叮嘱:要记住我们家是革命家庭,父亲是马列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你们要向父亲学习,做好工作,做个正直有用的人。
我们兄弟姐妹先后参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遵照党的要求,牢记母亲的亲切教导,努力工作,但是年轻人有时候难免在工作与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每当遇此,母亲都会及时开导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困难与挫折,不能低头、不能气馁丶更不能屈服、应鼓起勇气、总结经验、从头再来、直至成功。母亲教育我们政治思想上要向党组织靠拢,创造条件,争取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工作中要勤奋努力、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生活中要与同志们搞好团结、艰苦朴素、勤劳节约、诚信友善,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谦虚谨慎才能进步。
母亲终身爱党爱国,拥有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更拥有共产党员远大的理想。母亲生前,曾多次向我们表示,希望我们的党团结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周围,在习总书记的正确领导和带领下,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从此走向富强复兴之路,人人都安居乐业过上社会主义小康生活。每当母亲和我们说起共产党,她老人家就深情地说:我们家是革命家庭,父母从小就投身革命,紧跟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家的一切,希望每个儿女记住,我们大家都是革命队伍中的战士,要团结一致,要互相关心、要互相学习、要互相爱护、要互相商量、要互相帮助、要加强联系、要加强沟通、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工作,要教育好下一代永远跟着共产党。
在母亲细心开导正确教育下,经过家庭正能量的熏陶,我们兄弟姐妹先后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中有四人加入共产党,三人为共青团员(超龄)。现在我们大多数已经退休,我们将永远牢记母亲的教导,始终不忘我们是革命者的后代,始终不忘我们入党初心,永远紧跟共产党,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祖国繁荣富强而继续添砖添瓦。
七、母亲勤劳朴素、平等待人、乐善好施。
母亲在生活中形象,永远都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待人接物,真诚相处,从不与人争执,也从不据理高声话语,对人不分高下都是礼让三分,和风细雨使人倍感亲切,如沐春风。在她几十年的风雨岁月中,凡是认识她的人,对母亲都留有美好的印象。听老一辈常谈到母亲,建国初期,母亲是朝气蓬勃的革命青年,工作积极、生活朴素、待人真诚、经常助人为乐。那时,国家全民支持抗美援朝,加上连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母亲都能积极响应国家与组织号召,捐款捐物、献出爱心,凡遇上单位同志家中困难,母亲都能慷慨解囊,真诚相助,并以此为乐。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家住在福安专员公署机关宿舍,家庭成员已扩至十口人,是个多子女家庭,父母工资收入有限,家中日常生活开支偏紧,父亲是专署领导,全身心投入工作,顾不上家庭,照顾子女的生活重担全压在母亲弱小的肩上,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各种开支,全靠母亲精打细算,节俭度日。母亲一方面要细心抚养我们兄弟姐妹,供我们上学读书,另一方面还要在有限的工资收入中尽量节省,用于支助山西老家贫困亲戚。母亲支助老家亲属几十年从不间断,直至去世。
母亲对人真诚、平易近人,几十年前的风雨往事,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尚幼,家中曾陆续聘用过几位当地阿姨帮助照料我们兄弟姐妹,多年下来,母亲与她们先后相处甚好,从未与之红过脸,大家在一起真诚相待其乐融融,母亲关心她们家中的情况,若遇有困难,母亲还会尽力支助。这些阿姨在离开我们家数年之后,还会经常像亲戚那样前来家中走动。每当阿姨们来家,我们感到像过节一样高兴。1967年,文化大革命进入失控阶段,到处文攻武卫,更有甚者夺枪造反,白日夜晚枪声鸣响,人心惶惶惊恐不安。那时,父亲任职专署代专员,遭到直接冲击,一天到晚轮番批斗还不准回家,家中多次被破门抄家,阿姨被驱赶回籍,机关食堂关门停办,我们生活陷于极度困境。在这危难之时,这些阿姨们感念母亲恩情与为人,纷纷悄然来家与母亲相商,并向我们伸出救苦救难之手,她们不顾各种阻挠,把我们一个个安全接走,分别安置在她们家中,使我们兄弟姐妹安全地度过那个动荡的岁月,数年之后,一家人才得以团圆。
母亲终身勤劳,手脚勤快,一辈子忙忙碌碌。1978年她退休之后,那时我们家住在宁德地委机关领导干部的宿舍小院,通常,机关都有安排工友前来清理打扫周边卫生,母亲退休在家闲不下来,每天起早,主动把小院的前前后后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工人言谢,母亲回答’机关卫生、人人有责’。她老人家坚持每日清理小院卫生,夏天不顾一脸一身汗,冬天不惧风大气温低,坚持十多年,直至1988年搬家迁往市干休所。
母亲乐于助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机关小院住着几位外地区交流调来的领导干部,他们工作繁忙,常常遗忘晨起晾晒在院中的衣被,母亲看见了,都能赶在太阳落山之际或大雨即将下来之前将其衣被收好,折叠整齐送还他们。若遇有人身患感冒发烧,母亲也会及时给他们送水、送饭与送药。母亲常对我们说,大家都是革命队伍的同志,是同志就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能助人一点,就要助人,这才是正理。
母亲平易近人,她在机关生活几十年,从未摆过领导夫人的架子,始终以普通者身份与大家打成一片,以至机关里领导同志、一般干部职工、家属子女大家都认识她。母亲为人热心真诚,大家普遍称道,许多同志生活中遇到难事或存在什么困难,都愿意找她倾述,每遇如此,母亲都能热心接待、真诚开导,有时她还能视情提供帮助,久而久之,大家都对她倍感亲热,亲切地称呼她“老裴”“裴阿姨”“老裴阿姨”“老裴奶奶”。
八、母亲爱国、爱党,热爱新一代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情节感人至深。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曾二次在春节期间到家慰问我们母亲。1989年春节,习近平书记到家进门就亲切地说:裴阿姨,我来闽东,同志们常在我面前提到您,说您非常好,也反映史专员很好,现在家里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母亲回应习书记; 我沒有困难,感谢习书记的关心,感谢党组织的关心。习近平书记紧握着母亲的手许久才放下来,他与母亲在家中客厅坐下促膝谈心,当母亲得知习书记春节慰问,第一个指定前来看望她的消息,母亲非常感动,当场流下幸福的泪水。事后,母亲高兴地告诉我们,习书记真好啊!他的一席话暖人心间,他的一双大手让人倍感温煦。母亲沉浸在幸福回忆之中,打那以后,母亲一直不忘见到习近平同志来家的情景,电视里、报纸期刊上,她都要用心寻找习书记的身影,细心研读习书记的讲话文章。母亲多次在我们面前夸起:习书记有魄力能干大事,他一来闽东就深入基层搞调查,主要抓住农村摆脱贫困工作主线,政策非常好,远见卓识,照此下去闽东农村有希望,闽东经济有希望,闽东人民的好日子大有希望。1990年春节,习近平书记再次来家慰问母亲,一进家就亲切地说; 裴阿姨,我代表地委行署春节慰问您老人家,祝您春节愉快!健康长寿!习书记在客厅坐下向母亲亲切询问家中情况,还与母亲合影并拍摄录像,之后宁德电视台晚间新闻给予转播。
2012年,党的十八届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习近平同志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消息传来,母亲喜上眉梢,她整天乐呵呵地逢人就说,习主席是党的新舵手,人民的好领袖,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从此大有希望。母亲爱戴革命领袖之情,何等深厚啊!她要求我们全家人,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九、母亲溘然逝世。
2015年10月30日,那是一个让我们全家人永远心痛的日子。那天,宁德蕉城区天空持续不断下着细雨,约傍晚时分,母亲在家不幸跌倒,经抢救无效竟撒手人寰,永远离开她的儿女们。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我们惊呆了,谁也接受不了母亲突然离去的现实。我们大家都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家,在母亲身边长跪不起,心中万分悲痛,含泪遵照母亲生前曾经交待过她的后事要简办的嘱咐,精心处理老人后事,送别老人走完人间的最后一段路程。虽然后事简办,可是老母亲离世的消息还是惊动了不少同志,出殡那天,人们送来了很多悼念的花圈与挽联,数百个花圈有序整齐地排列在殡仪大厅现场和门厅外的走廊上,人们在大厅里肃穆默哀,男女老少来了几百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前来送别老人最后一程。
在参加送别的人群中,有一位年近古稀的机关单位老职工,时隔数日遇见我们,他还流着泪对我们说:老人太好了!这世上我活了近70年,我没有遇见过这样好的老人,老人生前每天都按时来我这里拿报纸,她慈祥善良,对大家都好,她很有同情心,看到我家生活困难就长期帮助我,如今老人走了,只要想起来,我就难过,就要流泪。说着说着他痛哭失声。听完老工人的哭诉,我们方才晓得这件事。母亲生前做了许多好事,她自己从来不说。母亲治丧期的那几天,也是这位老工人天天起大早前来母亲家中周边清理卫生,以示哀悼。机关中,有位中学生小姑娘隔年遇见我们还说;老裴奶奶真好,她很慈祥,过去我还小,父母工作都很忙,放学回家,奶奶都要把我留在她家待父母下班回来,如今奶奶不在了,我很怀念她老人家。母亲丧后,我们兄弟姐妹上街办事,凡遇见认识母亲的人,他(她)们都会自然问候母亲,当获知母亲已谢世,纷纷表示难过,说母亲是善人,是好人。
是啊!对社会,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好人;对事业,母亲是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对家庭,母亲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把无限的母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兄弟姐妹,她呕心沥血养育我们,扶持我们健康成长,为我们成长过程操碎了心。母恩恩重如山,母情情深似海,我们兄弟姐妹应当揳骨牢记,永生不忘。
十、母亲表率,儿女情怀。
亲爱的母亲,您一辈子政治上热爱共产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思想上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与党员要求;工作中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学习上认真钻研、持之以恒、学以致用、勤奋进取;生活中勤劳朴实、勤俭持家、整洁卫生、朴素无华;待人时谦虚严谨、正直善良、平易近人、真诚相待、乐善好施;家庭中相夫教子,勇挑生活重担,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全身心全方位哺育子女,毕生倾注无尽的母爱情怀,“春蚕到死丝方尽”,您的一切呈现出您是一位伟大母亲,您的表率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
亲爱的母亲,我们永远怀念您!怀念围绕在您膝下的那段年年岁岁、日日夜夜……。亲爱的母亲,您老人家太累了,如今您在天堂里好好歇歇吧。您的儿女永远牢记您的教导,决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坚定不移地继续跟着党走,继续学习您的高尚品格,传承优良家风,并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爱您,亲爱的母亲!您是我们心中永筑的丰碑!
您的儿子 史建新、史建清
写于宁德蕉城 2017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