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文学艺术
“山”之东西 有所思之二十五
来源:盛胜利    浏览:1280次     【字体:

19497月原三野十兵团以山东籍为主的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八闽,福建解放,其后以太行太岳为主的山西籍地方干部组成长江支队随军入闽接收福建地方各级政权,从此至改革开放前30年间,福建的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多由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晋鲁两地干部担任。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组织上的安排无可厚非,但从中国的历史大背景尤其是近代史看,又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不揣浅陋,想随便谈谈一“山”两省在逐鹿中原争夺天下中的地位及作用。反正闲来无事,就当作茶馆里闲聊,福州话叫“碎喘”一样,不必当真,尽可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大多数山脉河流的走向也是自西向东。但是有一条号称“天下之脊”的山脉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自西向东,而自北向南,纵向贯穿中国大地腹心,将中原大地一分为二。以西称之为山西,以东称之为山东(广义上的山东)。历史上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大都在这山的两侧展开。这座山就叫做太行山。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屋山,有狭义广义之分。位于华北板块中部,北接燕山,南衔秦岭,西连黄土高坡,东瞰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山脉与地理分界线,也是晋冀豫交界的天然界山,

在大致明了了太行山的地理位置情况之后, 我们再简要地谈谈太行山的战略位置情况。上文说过,由于太行山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核心位置,向西可取晋陕关中之地,向东可收中原千里沃野,由此被称为“天下之脊”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太行山天然地貌位置险峻,高耸于华北平原西部;二是指太行山地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欲图天下者,必据太行。因此历史上太行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千年来战火难息。

明了了太行山地理情况以及其争天下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再简略谈谈太行山之东西两侧最重要的两个省——山西与山东(狭义上的山东)。

太行山的西侧就是山西。山西省就是以位于太行山西侧为名。山西古时称晋,明朝设“山西布政使司,”清以后设山西省,沿用至今。山西是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与中心区域之一,4500年前,“尧舜禹”三朝帝都都定都于山西南部。公元前2070年大禹去世,其子启继位,建立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王朝---夏,就定都于南部平阳(今临汾)。夏朝制定的中国首部历法——夏历,沿用了千余年。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在此就不一 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自可去百度搜索。这里主要想谈谈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天下的进程中所处的地理战略位置。


逐鹿中原,是中国人尽皆知的一句成语。但“逐鹿之战”却未必人人皆知。“逐鹿之战”是大约4700年前黄帝部族于炎帝部族与蚩尤为争夺适于放牧与农耕中原地区的一场大战最终以炎黄一方的胜利而告终。并由此诞生了“炎黄子孙”。这里的“中原”指的是我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后来泛指全国政权。自商周以来,华夏文明历来以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为正统王朝。由此着眼山西的地理战略位置就非常重要,有“天下形势必取于山西之说。”一旦山西有事,中原王朝必不安稳。例如隋末,唐高祖李渊父子起兵与山西晋阳(今太原)反隋,隋朝东都洛阳失去西北这个天然战略屏障,其后隋亡。北宋时期,石敬瑭出卖了燕云十六州,北方关隘门户洞开,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北宋百年不得安宁,最后金人铁骑长驱直入南下汴京(今开封),北宋亡国。中国古代若干次朝代更替,得出一个共识:“得山西者得天下”!所以天下到手之后,都会把重要儿子安排到山西封王。例如汉文帝曾被封为代王(今山西北部代县),隋文帝将次子杨广封在晋阳做“并州大总管”,明清两代都是派嫡亲镇守山西。如果说仅就守住江山社稷而言,山西的战略地位就如此重要,然而就夺取天下而言,山西的战略地位如何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谈。现在再看看山东。  

何谓“山东”?“山东”这一含义在战国时期指的是今天的崤山(今河南洛宁)以东六国之地。汉武帝时期,“山东”的地理界限拓展至太行山以东广大华北地区,南北朝之后“山东”的地理界限又向东推进到“青齐之地”即今日的山东省。金代设立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基本上与今日的山东辖区相当,山东之地的地理概念基本定型,并在明清以降延续至今。

历史上山东与山西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最早的丝绸都出自于山东。山东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影响深远,至今不衰。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孙子创立的兵学也是传统军事理论的扛鼎之作。至于孔孟以下山东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星河灿烂数不胜数。山东与山西一样又都是资源大省,但山东与山西不同的地方有三处:一是山东三面环海,有鱼盐之利天下闻名,曾经富甲天下;二是山东处于黄河中下游平坦之地,易于耕种,盛产粮食素有“膏壤千里”之称;三是山东人口众多,民风朴实剽悍兵源充足。易于征兵,这三条使山东在历次战争中皆处于足食足兵的有利地位,历来为谋天下者所推重。


从争夺天下定鼎中原的角度看,山东的地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与山西相反,山西是易守难攻,而山东是易攻难守。山东东背渤海黄海,无后顾之忧,西北、西南、南三个方向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交界,实际上也就是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核心地区接壤。清代地理大家顾祖禹在他的名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山东以自守则易弱易亡,以攻人则足以自强而集事。”可谓一语中的。堪称要旨。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在河南荥阳成皋一带相持不下。刘邦接受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军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决策。”让韩信统兵三万北上燕赵,从太行八陉之一井陉关越过太行山背水一战平赵灭燕,然后东进齐鲁,收服齐国,再从齐国西进由楚地侧后进击项羽,终于垓下一战打败项羽,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先据太行平定燕赵,后取山东收服齐鲁,最后东西夹击再与西楚霸王项羽逐鹿中原,一战而胜之,由此天下尽括囊中。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统一战争,其精彩程度酷似一部无与伦比的历史大剧,没想到,两千年后这部大剧几乎又在中原大地上重演。解放战争中,由原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改编的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后改为中原野战军(二野)与山东华东野战军(三野)与国民党最后的精锐主力在徐蚌一带展开决战,这就是解放战争中最著名的淮海战役。这几乎是两千年前楚汉相争垓下一战的重演,地点相同,都是在苏淮之间展开,战争模式相同,两大野战军东西夹击徐蚌之间的蒋军,也是夺取江山社稷的定鼎之战。结果相同,成王败寇,胜利的一方高奏凯歌问鼎中原,失败的一方则身败名裂江山易手。

在淮海战役中大显身手立下奇功的二野与三野两大野战军出自哪里?我们来看一下。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原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编为115120129三个主力师,随后除120师外,其余115129两大主力师开赴山西前线抗日,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都位于山西境内太行山深处。其中麾下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带领下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前出河北涉县,建立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经过八年抗战,至淮海战役中成为两大野战军之一中原野战军,后又改称为二野。

淮海战役中另一主力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其前身是八路军115师。关于这个师太为世人所熟知,所以不准备多说什么,只是明确两点:一、它是三大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之首,原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坚力量,战斗力最强;二、它的直接师领导人是林彪与罗荣桓,都是井冈山出来的中央红军嫡系中的王牌将领。但是唯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这样一支王牌军,抗战中为什么会由陕甘边区千里迢迢越过太行山,进入太行山东侧齐鲁大地建立根据地。难道当时就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了吗?115师是1938年年底由山西灵石县出发,分批次进入山东,原山东地方领导赴延安要求派一个主力团去山东的,但毛主席认为一个团远远不够,最后决定115师主力由罗荣桓、陈光两人带领全部开进山东。事后证明,这个战略决策富有胆略极具前瞻性。经过七年的艰苦抗战苦心经营,至1945年抗战结束,罗荣桓率115师在山东建立了当时全国最大最富最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发展到30多万人,控制山东大部80多个县。为其后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及物质资源,更为问鼎中原埋下战略伏兵。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抗战初期,八路军两个最为精锐的主力师,一个雄踞太行,虎视冀豫,一个兵进齐鲁,抵控中原,这不仅是一个敌后抗战的部署,更是着眼于抗战胜利后,争夺天下的战略谋篇布局。果然不到十年,这两个主力师各自发展成两大野战军,终于在淮海战役中,东西对进,与国民党军队会猎与中原,重演楚汉相争故事,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抗战初期熟读史册的毛泽东谋略之深远,眼光之独到,决策之神明,都令人叹为观止。

淮海之战后,大局底定,长江以北再无战事,长江以南摧枯拉朽,传檄而定。三野十兵团进入福建,随后以山西籍地方干部为主的长江支队也入闽接收地方各级政权。冀鲁两地干部的后人也在八闽大地上繁衍生息,乐不思蜀。身在异乡为异客,且把他乡做故乡,究其原因:远因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楚汉战争,近因则是与抗日战争相关。这其中既有天时之运(西安事变抗战烽起);又有地理之便(“山”之东西,掌控中原);还有人和之作(兵分两路,谋篇布局)。国运、家运、个人命运,就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被安排决定。或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身为至今生活在八闽大地之“山”之东西晋鲁之后人,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命数,不服行吗?

 

202362日毕于福州

      
Copyright@2017-2024 宁德长江支队 (www.ndcjzd.com) 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21258号-1
电话:0593-2883688 传真:0593-2883688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署前路14号3号楼
法律声明    技术支持:海峡四度
  • 微信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