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厦门大学与长江支队
来源:厦门市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    浏览:4095次     【字体:

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厦门大学,是蜚声海内外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作为著名侨领陈嘉庚亲手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在1949年后,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她的新生。每当人们翻开厦门大学校史,发现厦门大学的不少“当家人”,都出自长江支队。厦门大学,与长江支队这支杰出的干部队伍曾经有着不解之缘。


图片


         张玉霖,厦门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是长江支队在厦门大学的第一个“当家人”。

         张玉麟1913年出生于广州,年轻时就投身革命,奔赴山西参加抗日活动。1949年,他报名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编入长江支队支队部党委。1950年,张玉霖任福建省青委会书记,后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组建福建省团省委、任团省委书记。

       1952年7月,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成立,长江支队优秀干部张玉麟出任厦门大学首任党委书记。20世纪50年代,台海局势紧张,厦门大学地处海防前线,肩负着其他高校所没有的“海防斗争”使命。为了努力办好海防前线大学,张玉麟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反空袭斗争,保障了教学秩序。张玉麟还在厦大建立起了辅导员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还亲自担任《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每周六下午,他给全体教师作时势报告,他语言生动,声音铿锵,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师生们常常被他的讲授所吸引和感染。

图片


        张玉麟特别重视和广大教师交朋友,他不仅在工作上、业务上与他们有共同语言,而且在生活上,他也努力与教师打成一片。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贡献者陈景润,是厦大五十年代的毕业生,后成长为厦大青年教师。陈景润在学习和工作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对张玉麟十分敬重和爱戴。1981年,陈景润回厦大参加母校60周年校庆时,在校庆大会后坚持搀扶着张玉麟,一直护送到家。那份不同寻常的情谊,令人感动。

图片


        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张玉麟作为厦门大学的主要领导,遭遇了多次批斗和非人折磨。“文革”结束后,张玉麟根据组织需要调到北京,参与组建国家海洋局并任副局长。张玉麟1983年离休,2000年9月病逝。厦门大学没有忘记这位德高望重的首任党委书记,在厦大档案馆中,至今珍藏着张玉麟的两本日记。

图片


        在厦门大学校史上,还有一位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老未”的长江支队南下干部——未力工。

        未力工,山西省武乡县人,14岁参加革命,在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12月投身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太行山家乡参加抗日青年救国后,于1946年4月被选送到北方大学行政学院学习。1947年5月,未力工在解放战争中又转战河南,先后任河南邺县县政府秘书、太行区五地委调研室干事、河南新乡市委秘书长。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时任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秘书长。人闽后,未力工参加了漳州解放,任龙溪地委委员、秘书长。1952年,党组织调未力工到厦门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政治辅导处组织科科长、办公室主任辅导处副主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直至代理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图片


        未力工在厦门大学工作期间,作风严谨,细致深入,注重调研,实事求是。他十分关注基层工作,尤其在面临一些重大决策时,“老未”跑基层更多,工作做得更细。他有时在路上偶遇到的老师,也能成为“老未”的调研对象,就某个问题进行详细的交流征询。1979年,正值学校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重要关头,时任厦大副校长的未力工,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带着感情做好落实工作。即使来访的人中说了过头的话,我们也不能恼。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理解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也就能理解他们的怨气了。老未真诚待人,没有半点领导架子,因此大家都很愿意真诚地和他交往。

        未力工即便是在离休之后,依然保持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停歇工作的脚步。厦大校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回忆,离休后,老未依然每天准时到校史研究室,风雨无阻,全身心投入厦大党史校史的编撰工作。他带领大家对厦大党史校史编撰工作全面统筹规划,不到5年时间,出版编辑了《厦大校史丛书》、《厦大党史资料》、《厦大校史资料》等共计16册500多万字,为厦大校史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及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受到高校校史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未力工,这位来自太行老区的知识型领导干部,为厦门大学奉献了自己三十多年的美好年华。

        著名作家丁玲在上世纪80年代曾来过厦大,对未力工这位平易近人、谦和平实的大学领导印象深刻。在《丁玲文集》中,有丁玲写给未力工的一封信,信中说:“这次我在厦大,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你,但你的态度诚恳,平实,热情不急躁,我们都很感动。” 1985年至1993年,未力工任政协福建省常委;1989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由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1994年1月光荣离休。

        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还有多位来自长江支队的南下干部,先后来到厦门大学工作。如曾任厦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赵源;曾任厦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司守行;曾任厦大党委副书记的胡锦望;曾任厦大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存友,等等。他们与其他校领导和广大知识分子、教职员工一起,为新时代的厦门大学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源,在山西老家参加革命前,就是一名青年知识分子。赵源投身抗日战争后的1940年11月,“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大扫荡。1941年1月,赵源同志从灵石县调到霍县,担任霍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他面对严峻局面,积极带领广大军民,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有力地粉碎了日寇的多次扫荡和围剿,促使抗日根据地很快走上了恢复和扩大的局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霍县迅速转移到在广大农村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中。为了帮助群众改善耕作条件,增加粮食产量,赵源身为县长,深入农村,发现上三教村有涧水长流,下三教村却用不上水。赵源县长与别的同志一道,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个别谈话,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上、下三教的村民讲明开渠增产、支援革命的道理。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群众思想通了,一条依山傍沟、穿过100余丈山洞的水渠建成了。这个至今仍在发挥水利作用的水渠,被当地人们亲切地称为“赵源渠”。

        赵源1949年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编入长江支队部行署机关。他南下福建后,曾经担任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为福建的民政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赵源在厦门大学担任领导期间,兢兢业业,高风亮节,为祖国的高教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心血。

        另一位厦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司守行,1937年年仅18岁就在家乡山西省屯留县参加了抗日活动。第二年的年初,司守行参加抗日组织“牺盟会“,同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司守行从基层村支书、区助理员、县政府科员、科长、区长干起,直到担任屯留县代理县长兼县游击大队长。解放战争中,司守行担任太岳区党委调研室调研员、秘书处秘书科长。1949年,他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时任长江支队四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司守行入闽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闽清县的第一任县长!

图片


        司守行先后担任中共闽清县委书记、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综合干部处处长、福建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前身)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文革”期间司守行遭受不公正待遇,下放至福建永安水泥厂。1975年2月,司守行被省里调任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直至1983年在厦门大学离休。

        在厦门大学,还有一位长江支队老干部胡锦望,山西省沁县人,年轻时就是小学教师。1938年8月,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战争,于1940年2月入党。胡锦望同当年的许多抗日英杰一样,也是从基层的联络工作、区委委员、区委副书记,干到沁县城关区区委书记、沁县县委组织部长。他随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后,先后任中共建阳县委组织部长、光泽县委书记;1955年4月,任建阳地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56年1月任建阳地委组织部长,1956年6月任南平地委常委、组织部长,1958年2月任浦城县委书记处第书记。1964年10月,胡锦望按照省委指示,任中共福建省委驻厦门大学工作组组长;1965年8月,担任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1971年12月,任厦门大学革委会副主任。至1977年8月调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胡锦望在厦门大学工作了十三年!

图片


          胡锦望于1977年12月被选为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8月任福建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巡视员,1983年12月离休。1990年,他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第五届党代会代表。

         人们不能忘记的是, 不仅在厦门大学,在福建各大知名高校,如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前为福建师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前为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前为福建中医学院)……都有长江支队优秀干部的身影。这些历任福建高校党政领导的长江支队南下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仅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因此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由衷感佩和交口称赞。党组织把这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南下干部放在各个高校的领导岗位上,从工作安排、实际效果和历史作用看,充分说明了长江支队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干部队伍。


参考资料:

1、《长江支队回忆录》( 闽新出(97)内书(刊)第010号);

2、《长江支队人物志•壹》(闽新出(2010)内书第52号);

3、《长江支队人物志•弍》(闽新出(2010)内书第52号);

4、《来自山西的厦大“当家人”》(陈文 欧阳轶臻);

5、《霍州革命遗址》(霍州生活网)。


                   作者:吴建兴

      
Copyright@2017-2024 宁德长江支队 (www.ndcjzd.com) 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21258号-1
电话:0593-2883688 传真:0593-2883688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署前路14号3号楼
法律声明    技术支持:海峡四度
  • 微信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