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福鼎市社科联的号召,福鼎市长江支队研究会领导班子,组织研究会的会员认真地学习了《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通过学习,全体会员感触深刻,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情怀尤为感动。作为长江支队的后代,尤其是生在福建长在福建,耳濡目染过我们的父辈,曾经千山万水,历经磨难,为建设福建,献出青春,献出生命。同样与习总书记一样,对福建的山山水水有着格外的眷恋。学习了《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倍感亲切。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是一本介绍习近平从1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在福建17年半的工作历程,书中全方位地描述了习近平在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担任重要职务时,亲自领导和推动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实践探索和理念创新,充分展现了他胸怀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
20世纪80年代,福建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改革开放浪潮涌动;另一方面是省内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福建如何加快改革开放,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福建人民处在彷徨中……
1985年5月底,在河北正定县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被组织调往福建工作,从北到南,习近平入闽赴任。
从那时起,习近平就与八闽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习近平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一个新福建的宏伟事业之中,十七年半的福建工作中,他为改变福建的旧面貌,禅精竭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在福建十七年半中,凡他主政的地方,他都走遍了山山水水,穷乡僻壤,全方位地考察,了解地方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然后,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着各个有关方面的部门,逐一进行解决问题。工业、农业、经济、城市规划,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甚至地方传统古民居;戏剧和非遗文化物质,事无具细,涵盖面极广,只要存在问题,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然后排除万难,逐个妥善解决。纵观全书,习近平主政福建期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排忧解难,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
本书有很多篇幅,描写了习近平在闽东地区工作的点点滴滴,如:“三进下党”和“挪穷窝、拔穷根”等等,都彰显了习近平心系人民,情暖人心的赤诚情怀,这种情怀是他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习近平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到: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过好日子。正是有这种崇高的信念,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十七年半中,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地方执政者应尽的职责。习近平在福建的执政方法,既有泼墨大写意,又有红笔般细腻;即把握全局,又着眼局部。
从1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十七年半中,福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民生工程,福建都跻身进全国的先进行列中;从2002年10月至今,二十年过去了,福建人民沿着习近平曾经的足迹,持续努力拼搏,不但摆脱贫困奔小康,而且向着经济强省大踏步地迈进。
福建,是习近平从政的开始,通览全书,我们感悟到他的执政理念,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福建的深深热爱之情。离开福建后,从一个地方的执政者,到如今的大国领袖,习近平依然对福建怀有深情地眷恋,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福建,依然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们读着这本书,仿佛跟着习总书记的足迹,饱览着八闽大地的青山绿水,感受着习总书记的施政理念。我们长江支队研究会,有着悠久的光荣革命传统。七十多年前,我们的父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舍家抛业,从太行太岳,从北到南,来到了福建,融进福建。“壮士出太行,功勋留八闽”就是我们父辈——长江支队第一代人的真实写照。
通过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这本书,我们全体长江支队研究会会员坚定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福建,要以习近平党中央为核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为建设更美好的家乡贡献绵薄之力。
福鼎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202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