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支队
电影剧本-主旋律 2011-8-9
电影文学剧本《长江支队》 编剧 王志刚
1949年初,中国战场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经历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蒋介石统治集团这条破船眼看行将沉没。在此情形下,蒋介石迫于眼前的危机,竟然玩弄起了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我党中央、毛主席及时识破了蒋介石的险恶意图,向我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提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正准备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渡过长江天险,解放全国土地。快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也向我党提出了急需大批新区干部的迫切要求。为了解决南方新区干部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共中央及华北局决定从华北的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抽调数千名干部,组成党、政、军、群第二套班子,随解放大军南下接管新区政权…
时任中共太行区九地委书记的肖乾坤、行署专员吴国敏等一批党政军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令,带头报名随军南下。而此时,肖乾坤的妻子、太行区九行署妇委会主任赵可兰正怀着两个多月的身孕。为了能够随同丈夫一道南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不顾怀有身孕和丈夫的劝说,毅然决定报名南下。夫妻俩再经过了一番激烈争执后,肖乾坤拗不过妻子,慨然同意赵可兰报名南下…
然而,在动员老区干部南下的问题上并非一帆风顺,九地委秘书长马福云就提出:为了老区自身发展的需求,必须行使一条“保一放二”的路线。所谓的“保一放二”就是要留下足够的一流干部,而把次流的干部送往南方新区。肖乾坤严肃地批评了马福云的这种狭隘的错误论调。紧接着,马福云的妻子张翠秀又极力反对丈夫报名南下。张翠秀是个心直口快,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认为丈夫多年辗转打仗,好不容易家乡解放了,一家人刚在一起过上了两年安稳日子,现在又要出征南下,这让她的头脑一时转不过弯来。在马福云的反复开导劝说下,这位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终于同意丈夫随军南下,而她独自一人挑起了照顾年幼女儿和年迈婆婆的家庭生活重担;肖乾坤的警卫员“唢子”的两个哥哥,早年参加了八路军,都先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家里仅有一位年逾六旬,眼睛不好,且有老寒腿毛病的老母亲。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肖乾坤决定让“唢子”留下来照顾老母。而“唢子”也对母亲一人留在家中心存顾虑,但他又难以割舍对老首长肖乾坤的感情,故而心里十分矛盾。不想,母亲看出了“唢子”的心思,要他发扬忠烈之家遗风,随军南下,尽忠报国。在母亲的激励下,“唢子”也毅然报名南下……
1949年4月底,由四千多名太行、太岳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从集结地河北武安县城出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南下随军行动。队伍在途中遇到了重重的艰难险阻,赵可兰在一次意外中流了产,并落下了终身不孕的后遗症;一些队员们面对气候的不适、离家渐远以及疾病在身等困难,产生了思乡情绪。特别是队伍在苏州休整时,又传来上级指示,要队伍继续往南开,准备去接收福建,这就更让一些同志产生了波动情绪。“唢子”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思母心切,加之疾病缠身,他竟然一时迷糊,当了逃兵。就在他往家乡返回的途中,他遇到了两名游匪正在袭扰一家母女,“唢子”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打死了匪徒,救下了母女。事实告诉“唢子”:只有彻底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肃清一切害人势力,天下才能太平,所有的母亲和家庭才能真正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于是,自我觉醒的“唢子”又毅然决然地返回到了南下的队伍中,在一次掩护首长突围的战斗中,“唢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了充实南下干部力量,上级决定再从上海及华东地区抽调一批文化知识青年随军南下。陈琳、徐曼两位风华正茂的上海姑娘就在其中。而陈琳在短暂的接触中,对前来带队的山西干部马福云一见倾心。因马福云身患痢疾,陈琳在行军间隙,悄悄到河边去为马福云采草药,不想正遇国民党飞机前来袭击,陈琳不幸中弹牺牲。马福云知情后悲痛不已……一波未平又起一波,队伍行进到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家乡浙江江山境內时,突遇国民党残匪的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关键时刻,解放军十兵团司令员叶飞闻讯后,火速派出部队反将残匪包围,结果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将敌人彻底击败。在经历了近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后,“长江支队”、南下服务团终于进入福建境內,并于当年七月中旬与当地党组织、游击队胜利会师。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国民党残留势力仍在福建许多地区作祟,为了巩固新政权,已经担任了齐阳市委书记的肖乾坤,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组织领导军民开展剿匪反霸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在此期间,肖乾坤夫妇俩到当地孤儿院抱养了一名女婴。而时任齐阳市副市长的马福云,在胜利的鲜花和掌声中,渐渐地产生了居功骄傲和麻痹情绪,在一次与当地资本家女儿林雪儿的会面中,中了林的“美人计”,投入到了林的香怀中……他不仅写信“休”了山西太行老家的妻子张翠秀,还在现有“娇妻”的怂恿下,丧失应有的警觉,稀里糊涂地为其小舅子的倒卖粮食活动开了方便之门,结果受到严肃处理,他被撤销了党內外一切职务。
痛定思痛之后,马福云决定返回生养他的山西太行山老家。临行前,肖乾坤、吴国敏等当年“长江支队”七大队的老战友都来为他送行。昔日的战友们语重心长地告诫马福云要牢记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
接受教训,走好后半生的路…回到家乡的马福云,带着无比愧疚的心绪见到了前妻张翠秀,当张翠秀得知马的情况后,经过內心的斗争,
最终还是原谅并接纳了他。一家三口团聚在太行山怀抱里…
肖乾坤在担任齐阳市委书记期间,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他把民生问题看得重如千钧。三年困难时期,他率先提出放开手脚,让百姓开展生产自救的提议,在遭到一些人反对的情形下,他顶住压力,发出了“再也不能有人被饿死”的诺言,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文革”开始后,肖乾坤、吴国敏等一大批老同志都被揪斗,关进“牛棚”。老市长吴国敏和公安处长谢孟海先后被迫害致死,肖乾坤和赵可兰也被关进了“牛棚”。身怀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夫妻俩,用席勒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互鼓励,终于熬过了严寒,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
复职后的肖乾坤也面临着新的考验。飞速发展的新形势,让他觉得应该及时大胆地启用年轻干部。于是,他打报告要求提前离休,以便腾出位置让给年轻人…恰在此时,已经离休在家的老伴赵可兰向他提出了唯一一次的请求:将他们的女儿潇潇从工厂调到机关工作。肖乾坤在亲情与原则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后者。在老伴和女儿思想不通的情形下,他以情以理做工作,最终说服了妻子女儿,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该片采用的是倒叙的形式和线性时空发展的结构来反映“长江支队”南下这段历史风云。故事开始由老年赵可兰向外孙女媛媛讲故事,进而将人物和事件带入特定的历史年代,而故事亦是在回忆中结束。如此安排旨在达到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片中还穿插了不少唢呐吹奏的山西民歌,以求增强该剧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