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五路大军建瓯会师回眸
建瓯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赖少波
1949年,闽北先于福州、闽南等地区解放。1949年5月13日建瓯解放,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优越的经济条件,成为军管会所在地。解放大军入闽后,建瓯又成为新老中共福建省委的会师交接地、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司令部和二十八军的驻地,成为十兵团大军实施福州战役的前进基地和指挥中心,为提前解放全福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5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在建瓯筹办了福建公学,曾镜冰任校长。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在建瓯创办了军政大学,校长杨勇。此外,武夷干校也在建瓯建校开班。
1949年6月14日,解放军三野十兵团29军参谋长梁灵光率领先遣队400多人抵达建瓯,筹集粮草和组织侦察,为迎接三野十兵团大军进军福建做准备。进驻在建瓯的中共闽浙赣省委和军管会积极配合先遣队工作,有力支援了解放福州的后勤保障。
1949年7月,闽北支前委员会成立,曾镜冰为主任;随后不久,民工指挥部成立,左丰美任总指挥。与此同时,张鼎丞、叶飞、韦国清等率三野十兵团解放大军,包括长江支队、南下服务团等约15万人,冒暑沿浙赣路乘火车南进,分别于浙江江山县和江西上饶下车,其中兵团部率28军和31军经浦城入闽;29军经崇安入闽。7月26日会合于建瓯、建阳、南平。其中,兵团司令部和28军进驻建瓯。
1949年7月28日,《福建日报》报社进驻建瓯市城郊东岳庙,建瓯东岳庙成为《福建日报》创刊发祥之地。
1949年8月1日,福建新老省委和三野十兵团在"建瓯大戏院"召开誓师大会,完成新老省委交接,吹响了向福州进军和解放全福建的号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一支从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到八闽东海福建的特殊队伍,他们历经万水千山,艰险生死,克服重重困难。"长江支队"南下先后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8省65县,千里转战,于1949年8月11日胜利到达福建建瓯。
1949年8月11日,先后进入福建的中共福建省委、三野十兵团(十万多人)、长江支队(4500余人)、上海南下服务团(2300多人)与华东南下干部(200多人),还有长期坚持斗争的福建地下党与游击队,这五路大军在建瓯大会师,并在建瓯大戏院召开盛大的会师大会。省委书记张鼎丞到会致欢迎词,鼓励南下干部与地方干部团结战斗,夺取更大的胜利。
五路大军在建瓯的大会师,不仅组成了解放福建、接管福建的统一体;而且擂响解放福建、接管福建的前进战鼓!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