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福建南平建瓯市南雅镇举行了“长江支队建瓯会师纪念馆”的开馆及“红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退役军人、长江支队后代以及当地群众见证了这座闽北首家长江支队纪念馆开馆迎客。
纪念馆坐落在南雅建溪河畔,为白色二层建筑,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醒目质朴。馆内设有“风华正茂出两山”、“会师建瓯建立新政”、“一生辉煌留八闽”、“长江支队精神永流传”四个单元内容。通过照片、文字、实物、视频、砂岩浮雕、人物塑像、声光电投影动态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71年前,4000多名太行和太岳老解放区的优秀儿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冒着战火硝烟、历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三千多公里,到达素有“八闽首府”之称的闽北重镇建瓯县,与闽浙赣省委和游击队胜利会师。之后与福建人民一起艰苦创业,在接管建政、剿匪支前、土地改革、海防建设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经受住各种考验,涌现出谷文昌等一大批人民公仆,为福建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把辉煌留在八闽大地上的光荣历史。
“建纪念馆的目的是为了牢记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功绩,这是对以长江支队4000多位老同志为代表的全国数万名南下干部的崇高敬礼。”南雅镇负责人说。
为了能真实、生动地展示纪念馆长江支队的历史和精神,建瓯市有关部门查阅了众多历史文献档案,采访长江支队老战士,与长江支队后人座谈,征集了当时长江支队前辈所用的军毯、胸标、笔记本、徽章、奖章等实物及近百张珍贵的老照片,直观地还原那段历史。
来自福州市的长江支队后代100多人,在参观的过程中缅怀老一辈听党话跟党走、真抓实干、严守纪律、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和丰功伟绩。福建省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负责人表示,要把不忘初心和使命落实在行动上、为新时代作出自己的贡献。
福建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主任马潞生说:“这段历史值得挖掘、研究,长江支队的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纪念馆的建成为后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
福建省委原常委、秘书长黄文麟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袁启彤为纪念馆题词“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坚、副主任潘健才及建瓯市领导参加了纪念馆揭脾暨红色教育基地授牌活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